查看原文
其他

雕刻在木头上的符号——得荣手工车模技艺

阿戈青麦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点击上方“藏人文化网”关注



得荣地处四川省甘孜州西南端,北与巴塘、乡城县接壤,东南与乡城县及云南香格里拉市毗邻,西与云南德钦县及西藏芒康县隔江相望,是我州出川入滇进藏的重要门户,茶马古道重镇。境内因其具有高山耸峙,江河纵横,山脉绵延,峡谷深邃的地貌景观,既雄伟又粗犷 ,造就了当地独特的生产、生活环境。居住在此的藏民族勤劳智慧,发明创造的手工车模技艺很有民族文化特色,加上该地的区位优势,得荣车模技艺很早便在藏区声名远播。



在得荣农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拜山所赐,奉行“靠山养山”、“靠山吃山”的生存法则。大山深处的森林木材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种重要资源。大到修房建屋、架桥铺路、耕地犁田、引水枧槽,小到养蜂筑箱以及喝茶吃饭、炊饮家具,无处不显现木制用具的身影,木制用器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资料。



“技不厌精”、“精益求精”。在长期使用木制用具的历史进程中,“得荣民间车模技艺”应运而生。“车模技艺”是指生产并流传于得荣民间的木制生活用具制作技艺。由于地处边远,山高谷深,旧时与外界联系不便,物质经济自给自足。居住在该地的藏民族先辈们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背景下,将聪明禀赋发挥到极致,物尽其才。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将单一的制作木制用具升华成为一门融生活实用与工艺观赏完美结合的技术,并通过民间艺人代代相传及伴随社会发展逐步改造而传承。车模技艺历史悠久,从大约千年前至今一代又一代人通过不断创作积累及融入政治、经济、文化、佛教文化、美学和社会文明进步而形成自发传承的独门艺术。



藏族在漫长的封建奴隶社会中,自始至终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早在吐蕃时期,就已萌发有正式的手工作坊。在得荣,森林资源谈不上丰富,但也能给生产生活带来足够的原料。木制器具可就地取材,资源适度采伐可再生。按照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满足后,审美观通常会跃升上一层次。车模技艺也是根据消费者的市场需求由粗加工逐渐进入精细的手工作坊。加之这些作坊区位于藏汉和其他兄弟民族居住区结合部,当地藏族与其他各民族交往频繁,互相学习,互通有无,作坊渐具规模。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 ,物质和精神上追求也随之变化。



实用与艺术并举开始,车模作坊制作的木器在花样品种、生产规模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后宗教的复兴,以及封建等级制的划分后,宗教用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民间也对生活用品也进行了划分,最为典型的当属木制碗了,依据地位尊卑,木制产品由最初的单一品种演绎到不同等级、不同人物、不同性别使用的器具。区分为活佛、僧侣、尼姑、贵族、平民、妇女等六种不同级别而造形各异的木碗,旧时代烙印深深地体现在了生活器具上。时至今日,木制产品更为丰富多样,有用不同木材制作的佛爷碗、僧侣碗、俗人碗,其中还有极其珍贵罕见的则修(夜光碗)及贵宾用的镶嵌有金银的金碗银碗、金杯银杯;还有多种木材制作的巴冈(装糌粑器具)、巴鲁(装酥油器具)、茶桶、挤奶桶、汤匙、炒瓢、鼻烟盒、糖果盒、首饰盒、香盒、烟缸、花瓶、茶盘等近50余种。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用具。木碗因人而异,僧俗,男女有别,呈列橱柜,别具一格。



市场需求催生出创新源泉,因为深受用户喜爱,藏族民间流传日常木制用具在原有手工业的基础上,不断在工艺上取得新的提升,由此出现了世袭家族传承手工技人。得荣民间车模技艺大约在几千年前发源于该县瓦卡镇子实村。随着车模艺人技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周边藏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丰富多彩的木制产品逐渐流传于甘孜州18个县以及西藏昌都、云南迪庆州等区域。而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和谐发展的时代需求,该县丰富的木制产品走上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市场。



得荣的藏族民间车模技艺有其独特的制作过程,民间车模技艺需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采集原材料,按器具不同对材质要求不尽一致。木勺,挤奶桶、茶桶,蜂箱可选用一般木材,做工较为简单。碗具,酥油盒,糌巴盒就要选用上等花纹较好的鹅掌木,当地又叫“拿巴薪”,当中又以这些材质中的树疙瘩最为稀贵。



技术难度最大的是木坯经打磨后既不能有瑕疵,还要保持木纹线性流畅。如是制作碗具和酒杯,在出成品抛光打磨后还需涂抹上一层清油,反复用布擦搓,木质变得好似透明,纹理清晰。上漆涂色根据材质及用途不同而各有讲究。



采集好原材料后,制作需三个过程:首先将原材料选其花纹和质量较好的木坯,在滚烫的开水里煮上近一天,之后再将煮好的原材料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风干,最后把风干后的木坯用原始手工作坊中的木制车床、几把锉刀加工制作。奇特之处是艺人匠心与慧眼兼具,无需在木坯上吊墨划线画出模子、计算体积,全凭树疙瘩造型,即可以生发出灵感,辅之熟稔的理念在心中琢磨出雏型草图,再开始以娴熟的技艺用纯手工一刀一刀雕锉镂空打磨成形,做工细腻,耗时较长。



“木制民族民间生活用具”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发展需要的产物,是记录藏族历史发展的典籍,是承载藏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性的载体。“木制民族民间生活用具”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记录了藏民族从远古时代生产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了藏民族在利用自然环境来丰富自己的生产生活用具的聪明才智。“木制民族民间生活用具”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工艺独特、精美,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来源:民族影像

兼听则明   tibetcul@126.com·投稿

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



敬请关注  藏文化系列公众号


藏人文化网

“来自藏地的叙述和诗章"


藏人文化网服务号

“网上西藏,心灵家园,藏文化图书及生活艺术精品"


云端藏地

“在最高处过一种生活”


关注我们

往期回顾

图览雅拉香布雪山

漫谈藏文化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当文化遇见旅游

藏族青年画家朗顿·德珍和次仁朗杰:夫妻携手 共绘人生

医者父母心——记云南省级非遗传承人阿格
苟天林:西藏十年,如我一生
毕淑敏:《我从西藏高原来》的青春精神
唐召明:以敬仰之心,用镜头纪录西藏30年
阴法唐:雪域高原不了情
千年藏毯的新生故事
藏戏司鼓师扎西旺杰:一鼓一钹成就艺术人生
对话万玛才旦:民族、乡土记忆和创作
奔跑在高原篮球场上的藏族女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